国际经济学院举办“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经济金融人才培养”专题研讨会
2025年5月21日下午,国际经济学院在展览路校区250会议室成功举办了“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经济金融人才培养”专题研讨会。本次会议聚焦于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、课程体系优化以及AI赋能教学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。会议由国经学院副院长张文佳主持,全体教师积极参与。
会议伊始,国经学院院长欧明刚发表讲话并着重强调,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,必须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,促进经济学与数字技术、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,致力于培育具备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。
会前,各教研室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研讨。会上,国际金融系主任郭宏宇、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崔绍忠、经济学系崔玥珺、数量经济系主任付韶军分别代表各教研室,结合教学育人的实际情况依次发言,并分别提出了教学方面的改进思路。
郭宏宇老师提出,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应立足我校 “精通金融、英语娴熟、全球视野、外交背景” 的特色,强化技术、实践与价值观,落实金融强国 “培育强大金融人才队伍” 要求,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,打破学科壁垒,注重复合型知识、问题导向、伦理蕴含与实践性。具体而言,要将金融伦理学设为核心必修课,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,突出“中国金融文化”;在专业课中融入新时代职业伦理要求,引入红色金融与新时代金融案例;依托部属高校优势,加强与各部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的联系;发挥数量经济系教师数理优势,推动文理专业协作;利用沙河教育联盟理工科大学资源,鼓励学生跨校选课;借助与特许金融分析师北京协会的长期合作,扩大金融领域影响力;鼓励产出研究中国问题的成果,推动相关案例库申报;聚焦投行研究机构、政府政研室和部委研究所,勇做专业前沿引领者 。
付韶军老师则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,提出应着重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、编程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现代信息及时有效结合的能力。他结合教研室目前开设的相关课程、组织的比赛,阐述了进一步发展的设想,并针对即将开设的新课程《数字经济学》,分享了自己的开课思路与规划。
在最后的集中讨论环节,各位教师踊跃发言,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。本次专题研讨会为国际经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诸多新思路、新方向。展望未来,国际经济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基础,持续深化跨学科融合,优化课程体系,创新教学模式,全力推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,将研讨会上形成的共识与方案切实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,为即将到来的教学评估做好准备,为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的经济金融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。
国际经济学院
2025年5月28日